- 電話: 010-64734946 64734947 64738638
- 傳真: 010-64738090
信息物理融合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工業業務領域總裁吳和樂(MarcWucherer)作出上述表示。
“好奇”號的7分鐘
吳和樂說這番話的背景是,全球工業巨頭西門子發布了面向“未來制造”的三大戰略定位:數字化企業平臺、資源效率和人才培養。
按吳和樂的說法,在以蒸汽機、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和電氣自動化為標志的前三次工業革命之后,第四次工業革命將以虛擬生產結合現實生產為主要特點,通過工業軟件信息技術和工業自動控制技術,將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融為一體。
以數字化企業平臺為例,吳和樂稱,它可以實現包括產品設計、生產規劃、生產工程,到生產執行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運行,“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獲取最高的生產效率。”
他舉例,“我們現在的產品多由三維軟件設計,所有的產品都會有一個數字‘拷貝’,數碼相機也好,船舶也好,都是如此。在數字化時代,數據很容易做調整,所以產品也很容易調整,比如說增加一艘船的噸量。問題是如何把數字/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聯系起來,如何讓機器進行自組織和自優化。”
目前,正在火星上進行探索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信息與物理相融合的一個代表,其展示了智能軟件和仿真的前景,以及工業智能化的未來。
吳和樂稱,“好奇”號設計開發時,需要有很多的仿真(試驗)。探測器到達火星之后,把很多信息探測了之后再發送到地球上的休斯敦基地。這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火星上和地球的溝通有一個7分鐘的延遲,信息從地球傳遞到火星,再反饋回來需要7分鐘,這是非常關鍵的7分鐘。
“探測器在火星上運行的時候,也會碰到很多巖石,這個時候無法遙控,因為有7分鐘的延遲,很可能災難就發生了。”吳和樂解釋,“關鍵是火星探測器送上去之后,無法知道有什么樣的問題,要保證它的著陸、安全等。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模擬火星上的地理環境,設計一個方案確保成百上千億元的探測器不會一到火星上就壞了。”
“仿真可以讓你很順利地做好很多調整的工作,讓它在實際運行中不出問題。西門子生產的生命周期管理軟件(PLM),便可模擬探測器在火星上的環境。”吳和樂說。
“中國機器人市場10年內沒有天花板”
伴隨著吳和樂口中的第四次工業化革命,流水線上從事重復工作的工人將得到解放。
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生產研發基地卓越運營部經理戴霽明此前曾表示,如今已不可能像《摩登時代》中一樣,讓工人超長時間從事機械重復的工作,“工業需要尋找越來越多懂得用軟件控制復雜工藝的合格員工。產業工人不再穿著工裝褲制造優質產品,他們現在的工具是平板電腦。”
而替代工人的,將是智能化的工業機器人。過去一兩年,工業機器人也是中國產業熱點之一。11月6日,申銀萬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下稱申萬投資)馬龍官在第二屆中國工業機器人高峰論壇上稱,過去幾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增速一直在30%以上,以后會增長更快,“在未來10年,這是一個看不到天花板的行業。”
外資也在加速進軍中國機器人市場。庫卡機器人(上海)首席運營長鄒濤透露,2011年、2012年,該公司在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增速基本都是一倍以上。“中國每萬產業工人擁有機器人數上升到100多問題不大,市場空間巨大。”德國庫卡(KUKA)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四大家族”之一,其他三家是瑞士ABB、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每萬名工人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平均為55臺。在韓國、日本、德國等機器人使用比較普遍的國家,這一數量為250-350臺,在美國、意大利、中國臺灣,這一數量為150臺左右,而中國大陸每萬名工人擁有機器人只有21臺,和發達國家和地區相差8-10倍。
根據日本、韓國的經驗,人均GDP達到6000美元左右時,機器人的應用開始出現快速增長,而中國已到這一時點。申萬投資稱,未來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總需求將達到167萬-300萬臺,這是幾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2005-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年均銷售增長率為9%,同期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年均銷售增長率達到25%,2012年底中國超越韓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機器人市場,占全球市場15%。
“目前中國是庫卡最大的海外市場,去年占據了庫卡全球20%的市場份額。”鄒濤說,年底即將投產的庫卡機器人上海松江工廠將生產兩款機器人產品,明年規劃產能3000臺,2015年達到5000臺,“上海工廠的建成把我們的交貨周期從18周左右縮短至8周左右。”
據新華社報道,上海目前是國內最大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有幾十家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和多家外企中國總部;計劃到2015年力爭機器人與其相關產業實現產值200億元,到2020年爭取達到600億-800億元。
中國本土的機器人制造水平仍有待提高。科技部“十二五”服務機器人重點項目專家組組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iTR服務機器人重點實驗室主任王田苗在前述論壇上透露,國產機器人的可靠性較外資品牌仍有很大差距,其壽命只有8000小時,而外資品牌可以達到5萬-10萬小時,主要在于主要傳動結構件的精度上存在缺陷。
眼下,從機器人本體到關鍵零部件,中國80%~90%的核心部件需要進口。